2025-10-11|来源:太行春秋漫游记|
弹音,一个充满诗情雅意的村庄名字。山村附近的中皇山上,坐落着中国建造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历史文化遗存,——娲皇宫。传说女娲在附近山上造笙簧,乐声悠长悦耳,感天动地,村庄遂得名“弹音”。
涉县弹音村三面青山环绕,村前一条清漳河流过,可谓山环水抱,风景幽雅。在村中央有个四合院,院子宽敞,现存正房、北屋、戏台和西耳房等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就是在这座院落驻扎三年之久,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法令、政策,领导了全边区民主、财政、贸易、税务、工商、司法、交通、教育等事业发展,为巩固根据地建设,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民生事业改善群众生活,支持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弹音村也成为见证边区政府执政奇迹的一座“历史文化丰碑”。
01没有 “全员到齐” 要求?太行政府的“弹性决策” 太懂战时了
1941年9月1日,边区政府在涉县靳家会村正式宣告成立,主席杨秀峰、副主席薄一波、戎子和,共有15名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下辖太岳、冀南、冀鲁豫行署,直辖太行区8个专署。1942年2月,边区政府迁至弹音村。村中央的四合院原是村中举办宗教祭祀、唱戏和大型社团活动的场所,被改为边区政府办公场所。
边区政府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4个厅,以及秘书处、研究室、视导室、粮食总局、公安总局、农林局、边区政报委员会、税务总局、工商管理总局、交通总局、高等法院、行政干部学校等单位。1942年,为加强坚壁清野、精兵简政、生产建设等工作,还成立过反“扫荡”指挥部、编制审查委员会边区政府视导团、合作推进委员会等临时性机构。
边区政府的行政决策运行机制较为灵活。成立之初,一周召开一次政府委员会,讨论决定全边区重大行政事务。1941年5月4日后,改为半月开会1次。战争期间,因委员各自繁忙、山区交通不便等原因,边区政府的15名委员很难全部集中到一起开会,甚至半数人都凑不齐。1941年9月29日,因驻边区政府委员不足半数,便将会议名称改称“委员谈话会”,对会议决策的事项,交下次委员会追认。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和决策需要,1942年7月6日,边区政府在弹音村召开第24次谈话会,决定充实民主内容,缩小民主形式,以后的边区政府委员会留府委员不拘人数多少,可决定一切问题,赴各专区分区领导之委员,亦可由委员会赋予较大权力处理问题。
边区临时参议会和边区政府主席、副主席、行政委员任期为2年,因战争、灾荒等原因,临时参议会决定延期改选。直到1945年3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太行、太岳、冀鲁豫(包含冀南)三个地区分别举行。
02杨秀峰的 “双烟法则”:太行干部连抽烟都搞 “公私分离”
1941年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中明确提出“建立廉洁政府,肃清贪污浪费”的施政目标。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等人来到弹音村后,也始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和普通工作人员穿一样衣服,吃一样饭,从不搞特殊,并将反贪纳入依法行政当中。
1942年2月,边区政府颁布《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对贪污行为的处罚非常严厉,其中规定凡有以下行为、贪污达五百元以上者,处以死刑:1.没收克扣公款、公粮、公产者;2.购置军用品、卫生器材及一切物品从中舞弊者;3.盗卖公粮公物公产以自肥者;4.凭藉势力勒索、强占、敲诈财物者;5.以公用舟车马匹等运输力装运违禁物品或漏税物品者;6.受贿、卖放、徇私、包庇者。并规定:“各级政民人员发生贪污情事,依法惩处时其直接上级须受连带处分。”
杨秀峰是直隶省(河北)迁安县杨团堡村人,1897年出生,曾做过大学教授。作为边区政府的“当家人”,他始终将廉洁从政、勤政俭朴挂在心头,从不借助公务和职权便利为自己、亲人和朋友谋利。
杨秀峰经常接待一些来宾、友人,以及国内、国际的记者。在接待中,他是公私分明,而且,能为公家省一点儿就为公家省一点儿。
一次,边区临时参议会会长申伯纯来到弹音村,杨秀峰请他和几个工作同志吃饭。一张桌子上却摆放着两样饭菜,招待申伯纯的是蒸馍、炒山药蛋,而杨秀峰他们吃的却是最普通的小米,菜虽然吃的也是炒山药蛋,油却很少,这让申伯纯肃然起敬,非常感动。
一些来访的客人有抽烟习惯,杨秀峰时常准备两种烟:一种是由边区政府机关供应的香烟,放进办公桌抽屉里,每逢客人来了,他就拿出纸烟,敬给客人,待客人走后,他再把公家剩下的香烟锁回抽屉里。另一种是自己的烟斗烟,放在身边口袋里,想抽烟了,就掏出烟叶塞到烟斗里点上抽。
就连身边的亲人,杨秀峰也是不循私情,从不照顾。杨秀峰的儿子叫为民,1935年生。1937年,杨秀峰和夫人孙文淑奔赴抗日前线,将儿子托付给亲友照顾,直到1942年,7岁的杨为民才被接到涉县,和杨秀峰夫妇俩团聚。杨为民生日那天,边区政府的工作人员自作主张,找来二斤白面,为小为民包了一些素陷饺子。对根据地来说,吃饺子是逢年过节才有的事。杨秀峰外出检查,回来后恰好赶上儿子生日,中午吃饭时,他见工作人员端来饺子,便问:“今天食堂吃的是饺子么?”工作人员回答说:“不是。”杨秀峰说:“把饺子端走吧,我们今天不吃。”孙文淑看到儿子馋嘴的样子,有些心软,劝杨秀峰:“今天是孩子的生日,你就让他吃了吧。”杨秀峰却向孙文淑、儿子杨为民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解释道:“我身为负责干部,自己做出的规定自己不执行,家里的人都说不服,我怎么还能说服群众?”工作人员不得不听从杨秀峰的话,将饺子端走,送给根据地医院的伤员吃了。
边区政府领导干部上行下效,廉洁俭朴蔚然成风。
而对个别工作人员出现的贪污腐败行为,边区政府也从不姑息。1942年,边区政府秘书处总务科有一个管理员,利用管理之便,贪污机关粮票,私贪所得按冀钞金额折算,超过五百元。案发后,边区政府将其送到涉县政府处理。涉县司法机关依法对这名管理员审判,判处其死刑。随后,经边区高等法院核准,这名管理员被押回弹音村,公开执行枪决,这件事情不仅极大震慑了政府机关干部,也教育了广大群众。边区政府也向根据地军民树立了一面“勤政廉洁”的镜子。
03裁掉一半人省出 900 万斤粮!太行 “机构优化” 才是真硬核
按照中共中央精兵简政的要求,每个根据地脱产人员不能超过人口总数的3%,其中军队为2%,地方党政民机关为1%。
太行区大约有150万人,按中共中央3%的比例,只能负担4.5万人员的供给。实际上,在太行区驻扎的八路军部队有4万多人,地方行政干部有2万多人,此外,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枢”和“心脏”,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相关直属单位(包括抗大总校两千多人),也有数千人。这6万多人的财力、物力供应,都需要太行区人民直接供给。
为了减轻人民负担,1942年1月起,八路军部队和边区政府开始精兵简政,并结合整风运动进行。边区政府成立了整风检查委员会,成员由政府委员、各直属局、法院、抗战学院训练部负责人,以及各秘书主任组成,并决定工商管理总局和税务总局组成一个检查单位,边区政府机关、公安总局、交通总局、高等法院各成立一个检查单位。
1942年,边区政府机关人员进行了两次精简,第一次由500人减至200人,第二次由200人减至150人。在机构精简方面,1942年5月14日,边区政府决定取消视导室,7月6日,又决定税务总局和工商管理总局合并,仍称工商管理总局。1942年9月至1943年上半年,边区政府对民政、财政、教育、建设4个厅和秘书处进行精简,将民政厅和教育厅合并为第一厅,财政厅和建设厅合并为第二厅。1943年7月17日,边区政府联合办公会议决定,边区政府机关分为前、后两个梯队,由30人组成前梯队,其余人为后梯队;一厅去一、六专区,二厅去黎城,秘书处去偏城。1943年11月,边区政府决定第一厅、第二厅、秘书处和边区高等法院4个单位编制共129名。
在边区政府的组织下,太行区先后进行了三次简政:第1次从1942年1月开始到当年6月结束,主要是将一些县、区、村合并或裁减,到1942年6月,太行区共33个县,比原来减少5个。经调整机构,全年可节约经费2万余元。第2次从1942年8月开始,以下放人员为主,边区政府调出干部,充实专署和县,专署和县干部也逐级下放,勤杂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大部分安排从事生产。经此次精简,边区政府每月可节约公粮52.5万斤,经费60万元。第三次是从1943年1月开始,以精简人员为主,短短3个月,边区各机关减少工作人员8000人,达到边区政府提出的“一元化、群众化、军事化、简单化”的目标。
经过三次精简,上层机构紧缩,基层组织更加充实健全,工作人员精简了51%。1943年,全太行区减少公粮900余万斤,是1942年公粮总数的33.33%,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的负担。
在机构调整合并的同时,边区政府制定了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的制度和办法,内容包括不得乱出布告、不得乱下命令;干部主动负责处理好其分管的工作,建立健全档案文牍制度,电报请示的问题必须在1天内答复,公文处理不得超过3天。
经过精兵简政,太行区达到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1942年9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指出:“自从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这个政策以来,许多抗日根据地的党,都依照中央的指示,筹划和进行了这项工作。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做出了精兵简政的模范例子。”
04灭蝗还能换粮食?太行百姓的 “抗灾积极性” 被这样点燃
边区政府驻弹音村期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经历了低谷、脱困、巩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
1942年、1943年,一场百年难遇的旱灾、蝗灾接连降临太行山,加上日军频繁“扫荡”和严密封锁,太行山根据地一时陷入抗战以来最艰难的困境。
在群众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边区政府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组织领导人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节约运动,实施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减租减息、对敌粮食斗争等举措,不仅带领群众成功渡过灾荒,还巩固和壮大了根据地。
在生产中,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抽出时间,带领机关干部开荒种地,并将自己的稿费捐出来,救济灾民。1942年秋,杨秀峰、戎子和分赴五、六专区视察灾情,之后边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由杨秀峰为主任的太行救灾委员会,提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口号。
在涉县境内,有一条清漳河贯穿全境,可是山区沟壑纵横,山势起伏不平,两岸许多田地无法灌溉,只能任水白白流失。群众只能盼着老天下雨,遇到天气干旱,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有人提议,可以在清漳河边修一条渠,将河水引入渠中,变旱地为水浇田。可是这需要巨大的投资,单凭涉县政府财力,很难实现。此事上报后,得到中共太行分局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等人的大力支持,项目得以立项实施。
1943年2月24日,涉县漳南大渠正式开工建设,首起下温村,途经王堡、赤岸、会里、沿头、河南店、南庄、茨村,尾至庄上。1943年6月底,大渠主体工程基本完结,1944年4月5日顺利通水。大渠全长近30华里,总计用工12万个,花费资金166万元,其中,边区政府贷给160万元,边区政府、五分区各借给伪钞1万元,用去粮食19余万斤。
漳南大渠修好后,沿渠受益群众2000多户,按当时每亩增产200斤计算,每年可增产70余万斤粮食。
建渠中,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等党政军领导都抽出时间,赶到工地义务劳动。因此,这条大渠凝聚着根据地党政军民共同的心血和期盼。为了感谢边区政府和一二九师首长的关怀,涉县群众编了一支民谣感谢:“水流南山头,吃饭不发愁。没有八路军,这水怎能流?”直到现在,这首民谣还在传唱着。
据统计,1942年10月—1943年6月,太行区各级抗日政府共拨出235万元和10万公斤小米,组织灾民开渠修坝,其中涉县、黎城沿漳河两岸修堤,开出河滩地1万余亩。此外,边区政府还拨出310万元贷款和41.5万公斤粮食,支援灾区生产,拨出112.5万公斤粮食,帮助灾民移垦。
1943年夏,蝗虫又泛滥成灾,卷土而来。蝗灾区域,南起黄河北岸的修武、沁阳、博爱,北至正太路南的赞皇、临城,东连平汉线的磁县、武安、沙河,西到太行山区的和顺、左权,共23个县,占太行区县级单位的46%,受灾面积三千多平方华里,受害庄稼60万亩以上,其中吃光的有27.43亩,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存。
为应对这场罕见的蝗灾,边区政府、行署、县、村,层层组织动员,成立了除蝗指挥部、剿蝗委员会等灭蝗组织,组织群众打蝗。
1944年农历正月,边区政府在弹音村颁布临时刨蝗卵办法,规定刨1斤蝗卵换1斤小米,调动了群众刨卵灭蝗的积极性。据太行区10个县不完全统计,1944年春,共刨蝗卵11万斤。正是在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下,这场蝗灾才被遏制和消灭。
1944年9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太行剿蝗经验》一文,这样评价:“太行的剿蝗运动,不但对于太行来说是救灾的重大措施,而且对全国来说也是一件空前的盛举,是生产方面一件破天荒的成就,值得大书特书。”“太行剿蝗的经验又一次告诉我们:人民只要组织起来,就可以无敌于天下。”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作报告,讲到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便举了太行剿蝗的例子,进行称赞。
⑤从弹音村到全国:这种 “精神基因” 一直在传承
1945年,边区政府迁往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迁至武安。这一年,边区政府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署,22个专署,154个县,全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51万。1946年3月,边区政府迁至邯郸。1948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随即撤销,圆满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八路军部队提供了巨额财政经费支持。据统计,在敌后抗战的8年岁月里,八路军总部和129师财政总收入94180.5万元、总支出89366.5万元,收支相低,结余4841万元。其中,1941—1945年,边区政府按照财政预算,划拨经费76050.6万元,占部队财政总收入的80.75%。
而且,边区政府在发展贸易经济、组织群众参军参战、巩固抗日民主政权、改善民众生活、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后来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制度和经验基础。
回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执政历程和岁月,其在财政、经济、民主、法制、廉政、群众等工作上的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参考和借鉴,而执政者勤政廉洁、一心为民的高尚风格和品质,如同一座矗立在天地间的精神丰碑,让人心生景仰,催人阳光奋进。
(源自相关史料)
【责任编辑:万合法律网】
万合法律网综合赋能平台-全国法律信息直通交互平台-中国法制资讯权威门户网站-24小时发布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2021035797号-1 公安部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177号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4029号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编号:ISC2022090188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6MA04FWEK2F
官方网址:https://www.whflw.com
电话(传真):010 - 53685798 / 监督电话:15811032228
本站投稿邮箱:wanheflw@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