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中国长安网

万合法律网
Wanhe Legal Network Platform

公告栏

尊重社会基本规律

2024-05-14|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分享到: 
  • 二维码

|字体:

2024
05/14
9510次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手机查看
二维码

  人类社会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有机体,社会发展源自诸多矛盾构成的动力体系。在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运动发展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抓住社会基本矛盾,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社会矛盾运动的动力系统,尊重社会基本规律。

  人类社会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有衣、食、住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了获取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一方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关系,构成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总和,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这一切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般来说,人类社会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第一对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所谓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作用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表示的是生产过程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所谓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描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向,因此成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第二对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所谓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中,往往多种生产关系并存,其中一种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基础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

  所谓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体现着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体现着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根本职能是服务,其服务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即如果能够促进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它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如果维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腐朽的经济基础,它就是反动的上层建筑。

  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运动过程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全部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带来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全部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生产力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要素,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分工的状况,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决定着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等。生产力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决定者地位,使之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要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探索社会变革的物质、经济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总结社会变革的基本规律,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说:“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马克思区分了两种变革: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变革。二者相比较,前者更为根本。马克思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把社会生活区别为物质的与精神的,其目的在于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探索社会变革的物质、经济根源。而社会意识领域中的变革,只有到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用这种方法去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坚持了辩证法。

  社会形态的变革是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也就是说,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只有当生产力在某种生产关系内部已经没有发展余地的时候,只有当新的生产关系产生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社会形态的变革才会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只能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办事,解决历史已经提出或正在提出的任务,而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凭主观愿望办事。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社会发展总趋势:“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代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他们把人类社会理解为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后一个采取对抗形式的生产关系。这种对抗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决定的。这种对抗不是个人之间的对抗,而是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产生出来的阶级的对抗。这种对抗性的矛盾无法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得到解决,只能通过阶级斗争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来解决。同时,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不仅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而且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既为共产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社会化大生产这一物质基础,又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锻造了掘墓人——革命的无产阶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

  第一,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之间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实践论。首先,“摸着石头过河”确立了明确的前进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次,解决了“过河”的基点,即“石头”,这个“石头”就是实践。再次,找到了“过河”的基本方法,即“摸”,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后,“摸”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发明创造加以概括、总结、提高和推广。

  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仅仅靠基层“摸着石头”不足以“过河”,还需要相关的制度安排、必要的政策扶持。简而言之,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推进到现在,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出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通过顶层设计来强化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从上而下统一规划,可以从全局出发,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深层次问题。通过顶层设计来强化理论的先导性,使改革举措能够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处理好尊重社会基本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但是,人不能违背规律,而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愈深刻、愈全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会愈充分;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正确处理尊重社会基本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在全社会确立清醒的尊重市场规律的意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同时,通过立法程序,明确政府权力定位,明晰政府权力边界,明了政府权力职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转向服务。

  第三,处理好改革的力度与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之间的关系。

  不能放松改革的力度。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要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努力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越是全面深化、越是向前推进,越会遇到阻力,越是困难重重。只有真正做到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尊重社会基本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把加强改革力度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结合,才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广泛形成共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改革合力,成就改革大业。

【责任编辑:万合法律网】

常用链接

万合法律网综合赋能平台-全国法律信息直通交互平台-中国法制资讯权威门户网站-24小时发布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2021035797号-1 公安部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177号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4029号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编号:ISC2022090188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6MA04FWEK2F

官方网址:https://www.whflw.com

电话(传真):010 - 53685798 / 监督电话:15811032228

本站投稿邮箱:wanheflw@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万合法律网微博

  • 关注万合法律网
  • 本站兼容IE6及以下版本浏览器,建议您采用1920x1080及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 Copyright © 2024 万合法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