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中国长安网

万合法律网
Wanhe Legal Network Platform

公告栏

开拓创新 逐梦深海——习近平总书记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贺信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身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2024-11-18|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 二维码

|字体:

2024
11/18
418次
来源:
新华网

手机查看
二维码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开拓创新 逐梦深海——习近平总书记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贺信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身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新华社记者

“‘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11月17日,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

“梦想”号参研参建单位成员及海洋界、科技界人士深受鼓舞,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深海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牢记嘱托,再接再厉,用好“梦想”号这一重大科技装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了总书记的贺信,非常激动!”我国第一位国际大洋钻探女性首席科学家孙珍曾搭乘外国钻探船开展研究,“我一直希望可以乘着中国自己造的大船,去探索深海的秘密。如今,‘梦想’号这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入列,中国科学家可以搭乘自己的大国重器,为人类科技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梦想”号项目是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150余家单位密切协同创新,汇聚海洋、地质、船舶等多领域顶尖科技成果,3000多名建设者连续1000多天不停工完成的。“‘梦想’号建造的高效推进,正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生动体现。”参与“梦想”号建设的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兵说,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任务书、时间表,坚持自立自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提供更多更好装备。

新时代,一系列国之重器走向深海。“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表示,“梦想”号是继“蛟龙”号、“奋斗者”号之后的又一标志性国之重器。“总书记的贺信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深海大洋工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梦想’号即将扬帆起航,逐梦深蓝,持续彰显我国和平利用深海、深地资源的大国担当。”

海南三亚南山港,正在备航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工程技术部主任田川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正是我们向海图强征途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落实总书记要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开启深海宝库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蓝梦想,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深海大洋是科学研究向极端条件迈进的典型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说,当前我们在深海绿色采矿、传感器、水下通信导航等关键技术上仍需攻关突破。“总书记提到‘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科技人员的自信自强和使命担当,持续攻关关键技术,推进深海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探索深海奥秘、向地球深部进军,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设项目部总指挥雷勇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充分用好这一重大科技装置,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汇聚国内外海洋创新科技力量,深化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合作,更好地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

“海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李骁麟表示,未来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搭建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桥梁,在更广阔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中取得新突破,与国际社会携手打造一个清洁、健康、安全且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吴迪


【责任编辑:万合法律网】

常用链接

万合法律网综合赋能平台-全国法律信息直通交互平台-中国法制资讯权威门户网站-24小时发布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2021035797号-1 公安部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177号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4029号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编号:ISC2022090188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6MA04FWEK2F

官方网址:https://www.whflw.com

电话(传真):010 - 53685798 / 监督电话:15811032228

本站投稿邮箱:wanheflw@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万合法律网微博

  • 关注万合法律网
  • 本站兼容IE6及以下版本浏览器,建议您采用1920x1080及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 Copyright © 2024 万合法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