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一线
□ 本报记者 张淑秋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8月19日上午9点,热浪已从地表蒸腾而起,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筼筜派出所的综合服务大厅却是凉意沁人,秩序井然。来此办理证件的群众络绎不绝,引导台的工作人员正在热情服务,确保群众办证高效、有序进行。
“2005年起,全国大规模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随着首批20年有效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期满,叠加暑期学生出行用证需求增长,我们迎来了居民身份证办、换证的热潮。”厦门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民警杨熙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数据显示,厦门市2025年有效期满应换证户籍人口约50万人,2026年预计达到60余万人。今年7月,厦门市公安派出所受理居民身份证业务7.5万笔(含异地办证量),明显高于上半年4.54万笔的月平均受理量。
“现在群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就近办,就近在全市50个派出所和6个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任一公安政务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不受户籍地限制。”筼筜派出所副所长陆昊告诉记者。
在办证材料方面,厦门市公安局对异地换证和就近办的群众采取书面承诺制,不再要求群众提交在当地就业、就学、居住的证明材料,群众本人身份核验通过即可申办,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我在网上都查好了,手续很方便,今天正好路过就进来办理。”换证窗口前,身份证到期的王女士正在申请换领新的身份证。在窗口人员的引导下,王女士迅速办好业务。
“我预约了快递,10个工作日就可以寄到家里,不用自己过来拿。”王女士高兴地说。
“所有窗口都关联了‘i厦门’的预约系统,群众可以在网上看每个窗口的忙闲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选择办理窗口,实现错峰办证,避免扎堆、排长队等情形。”杨熙向记者展示了“i厦门”的预约页面,内容整洁、一目了然。
8月12日20点,在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筼筜派出所综合服务大厅内,还有群众正在办理居民身份证相关业务。
“工作日每天我们适当延长服务时间,还在周二晚上加开夜间专场,满足群众办理需求。只要下班时群众还在等窗口,我们一定办完才关门。”陆昊说。
据介绍,厦门市公安局放宽居民身份证网上补领、换领办理条件,对已在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采集人像、指纹等信息的群众,将距上一次现场采集信息和办证时间由两年内延长至5年内,引导更多群众通过“闽政通”等网络渠道办理,实现“一趟不用跑”。
“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群众,我们有专人上门办理,确保服务不落下任何一个人。”陆昊告诉记者。
8月19日,临近中午,窗外蝉声依旧喧嚣,热浪依然汹涌。但综合服务大厅内,高效运转的流程、细致入微的便利、耐心亲切的解答,宛如无声的屏障,将燥热与焦灼稳稳地挡在门外。
编辑:申旭洋
【责任编辑:万合法律网】